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变电站安防物联网系统,包括:门禁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管理服务器、电气火灾监控模块和移动设备,所述门禁控制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进行信号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管理服务器进行信号连接,用于将来访人员的信息输送给管理服务器。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访客的数据信息与云数据库内储存的有已经登记的可以进入变电站的人员信息进行对比,如果来访人员符合云数据库内的信息,管理服务器就能控制门禁开关保持通行状态,如果来访人员与云数据库内的信息不符,则有可能是外来人员想要破坏变电站,就会通过管理服务器控制报警模块运行,发出警报声提示变电站附近的工作人员,提高了变电站的安防力度。
公开号:CN214335820U
申请号:CN202120470485.6U
申请日:2021-03-04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张萍
申请人:Guangdong Yanx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G07C9-25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安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变电站安防物联网系统。
[n0002] 变电站,改变电压的场所。为了把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必须把电压升高,变为高压电,到用户附近再按需要把电压降低,这种升降电压的工作靠变电站来完成。变电站的主要设备是开关和变压器。按规模大小不同,小的称为变电所。变电站大于变电所。变电所指的一般是电压等级在110kV以下的降压变电站;变电站包括各种电压等级的"升压、降压"变电站。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由于变电站对电路网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每个变电站都会设有安防系统。
[n0003] 传统的变电站安防系统由于结构简单,当有外来人员企图进入变电站的时候,无法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声,而且在变电站内并没有设置任何预防火灾的设备,当变电站内有火灾发生时,无法及时提示工作人员,导致不能第一时间对火苗进行扑灭,影响到救援的效率。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变电站安防物联网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变电站安防物联网系统,包括:门禁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管理服务器、电气火灾监控模块和移动设备,所述门禁控制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进行信号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管理服务器进行信号连接,用于将来访人员的信息输送给管理服务器,所述管理服务器还与对比模块进行信号连接,所述对比模块与云数据库进行信号连接,用于将来访人员的信息与云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所述管理服务器与门禁开关进行信号连接。
[n0006] 优选的,所述管理服务器与移动设备进行信号连接,且所述移动设备与门禁开关进行信号连接。
[n0007] 优选的,所述电气火灾监控模块也与无线通信模块进行信号连接,用于监控变电站内是否发生火灾。
[n0008] 优选的,所述电气火灾监控模块还与GPS定位模块进行电性连接。
[n0009]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管理服务器分别与报警模块进行信号连接。
[n0010] 优选的,所述门禁控制模块包括面容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读卡器识别模块。
[n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2]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门禁控制模块,包括面容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读卡器识别模块,能够通过面容识别、指纹识别和门禁卡识别来打开门禁,增加了门禁的多样性,提高了通行的便利性,门禁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管理服务器进行信号连接,能够将访客的数据信息输送给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还通过对比模块与云数据库进行数据对比,云数据库内储存的有已经登记的可以进入变电站的人员信息,如果来访人员符合云数据库内的信息,管理服务器就能控制门禁开关保持通行状态,如果来访人员与云数据库内的信息不符,则有可能是外来人员想要破坏变电站,就会通过管理服务器控制报警模块运行,发出警报声提示变电站附近的工作人员,还能通过管理服务器与移动设备进行信号连接,能够通过移动设备来操控门禁开关的正常使用,方便工作人员不在管理服务器旁边的时候来操控门禁开关的使用;
[n0013] 2、本实用新型同时还设有电气火灾监控模块,能够监测变电站内的电气设备是否发生漏电导致的火灾,并且在每个电气火灾监控模块附近都设有GPS定位模块,GPS定位模块与电气火灾监控模块进行电性连接,能够准确定位每个电气火灾监控模块的位置,当某一个电气设备或某一条线路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将位置信息输送给管理服务器,并且第一时间控制报警模块发出警报声,提示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提高了救援的效率。
[n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架图;
[n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图。
[n0016] 图中:101-门禁控制模块;1011-面容识别模块;1012-指纹识别模块;1013-读卡器识别模块;102-无线通信模块;103-管理服务器;104-门禁开关;105-电气火灾监控模块;106-GPS定位模块;107-移动设备;108-报警模块;109-对比模块;110-云数据库。
[n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18]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变电站安防物联网系统,包括:门禁控制模块101、无线通信模块102、管理服务器103、电气火灾监控模块105和移动设备107,所述门禁控制模块101与无线通信模块102进行信号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02与管理服务器103进行信号连接,用于将来访人员的信息输送给管理服务器103,所述管理服务器103还与对比模块109进行信号连接,所述对比模块109与云数据库110进行信号连接,用于将来访人员的信息与云数据库110中存储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所述管理服务器103与门禁开关104进行信号连接。
[n0019] 参考图1所示,所述管理服务器103与移动设备107进行信号连接,且所述移动设备107与门禁开关104进行信号连接,能够通过移动设备107来操控门禁开关104的正常使用,方便工作人员不在管理服务器103旁边的时候来操控门禁开关104的使用。
[n0020] 参考图1所示,所述电气火灾监控模块105也与无线通信模块102进行信号连接,用于监控变电站内是否发生火灾。
[n0021] 参考图1所示,所述电气火灾监控模块105还与GPS定位模块106进行电性连接,能够准确定位每个电气火灾监控模块105的位置,当某一个电气设备或某一条线路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将位置信息输送给管理服务器103。
[n0022] 参考图1所示,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02和管理服务器103分别与报警模块108进行信号连接,可以第一时间控制报警模块108发出警报声,提示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提高了安防力度和救援的效率。
[n0023]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门禁控制模块101包括面容识别模块1011、指纹识别模块1012和读卡器识别模块1013,能够通过面容识别、指纹识别和门禁卡识别来打开门禁,增加了门禁的多样性,提高了通行的便利性。
[n0024] 工作原理:该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门禁控制模块101,包括面容识别模块1011、指纹识别模块1012和读卡器识别模块1013,能够通过面容识别、指纹识别和门禁卡识别来打开门禁,增加了门禁的多样性,提高了通行的便利性,门禁控制模块101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02与管理服务器103进行信号连接,能够将访客的数据信息输送给管理服务器103,管理服务器103还通过对比模块109与云数据库110进行数据对比,云数据库110内储存的有已经登记的可以进入变电站的人员信息,如果来访人员符合云数据库110内的信息,管理服务器103就能控制门禁开关104保持通行状态,如果来访人员与云数据库110内的信息不符,则有可能是外来人员想要破坏变电站,就会通过管理服务器103控制报警模块108运行,发出警报声提示变电站附近的工作人员,还能通过管理服务器103与移动设备107进行信号连接,能够通过移动设备107来操控门禁开关104的正常使用,方便工作人员不在管理服务器103旁边的时候来操控门禁开关104的使用;同时还设有电气火灾监控模块105,能够监测变电站内的电气设备是否发生漏电导致的火灾,并且在每个电气火灾监控模块105附近都设有GPS定位模块106,GPS定位模块106与电气火灾监控模块105进行电性连接,能够准确定位每个电气火灾监控模块105的位置,当某一个电气设备或某一条线路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将位置信息输送给管理服务器103,并且第一时间控制报警模块108发出警报声,提示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提高了救援的效率。
[n002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n002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基于变电站安防物联网系统,包括:门禁控制模块(101)、无线通信模块(102)、管理服务器(103)、电气火灾监控模块(105)和移动设备(107),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控制模块(101)与无线通信模块(102)进行信号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02)与管理服务器(103)进行信号连接,用于将来访人员的信息输送给管理服务器(103),所述管理服务器(103)还与对比模块(109)进行信号连接,所述对比模块(109)与云数据库(110)进行信号连接,用于将来访人员的信息与云数据库(110)中存储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所述管理服务器(103)与门禁开关(104)进行信号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电站安防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服务器(103)与移动设备(107)进行信号连接,且所述移动设备(107)与门禁开关(104)进行信号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电站安防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火灾监控模块(105)也与无线通信模块(102)进行信号连接,用于监控变电站内是否发生火灾。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电站安防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火灾监控模块(105)还与GPS定位模块(106)进行电性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电站安防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02)和管理服务器(103)分别与报警模块(108)进行信号连接。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电站安防物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控制模块(101)包括面容识别模块(1011)、指纹识别模块(1012)和读卡器识别模块(1013)。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5015693U|2016-02-03|仓储安全监控系统
CN105182032B|2018-04-24|电表箱智能管理系统
CN106651104B|2020-06-23|一种基于rfid的电力作业现场智能警示装置
CN107481347A|2017-12-15|用于建筑工地的考勤系统及设备
CN205230230U|2016-05-11|一种低压开关柜防非正常打开的报警系统及低压开关柜
CN103793863A|2014-05-14|校园管理系统
CN104240355A|2014-12-24|智能安全门禁系统
CN103713616A|2014-04-09|变电站现场安全监控系统
CN110798344A|2020-02-14|一种智能配电运维系统
CN214335820U|2021-10-01|一种基于变电站安防物联网系统
CN107121606A|2017-09-01|用于变电站操作及巡视的智能终端
CN206893049U|2018-01-16|一种变电站安全电子围栏
CN107452103A|2017-12-08|一种楼宇智能门禁系统
CN103685556A|2014-03-26|一种智慧社区管理服务方法
CN205318448U|2016-06-15|一种港口航运对接管理系统
CN205644604U|2016-10-12|一种腕带式监所人员定位监控装置
CN206712851U|2017-12-05|智慧社区安全管理装置
CN109151713A|2019-01-04|一种电梯一键通应急通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9341755A|2019-02-15|变电站断电检测智能安防系统
CN210091326U|2020-02-18|防误入告警装置及系统
CN213751213U|2021-07-20|一种可智能报警的门禁系统
CN214202137U|2021-09-14|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变电站系统
CN211906391U|2020-11-10|一种访客综合智能管理系统
CN106022402A|2016-10-12|一种腕带式监所人员定位监控装置
CN214475156U|2021-10-22|一种用于企业管理的考勤系统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470485.6U|CN214335820U|2021-03-04|2021-03-04|一种基于变电站安防物联网系统|CN202120470485.6U| CN214335820U|2021-03-04|2021-03-04|一种基于变电站安防物联网系统|
[返回顶部]